栏目:学员风采 作者:yanjuan 来源:http://jypxc.local.hbcszyxy.edu.cn/ 时间:2025-06-25 09:51:11 点击:22
——全省税务系统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(第六期)
2025年6月13日至6月22日,我有幸参加了为期10天的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。此次培训采取“网络自学+脱产集训”相结合的形式,既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洗礼,也有税务领域前沿业务的实务提升,更涵盖领导力提升、风险防控等综合能力培养。10天的沉浸式学习,使我在理论修养、专业素养和思维格局上都经历了一次深刻淬炼。
一、筑牢信仰之基,在理论学习中校准“方向盘”
培训首日的开班式上,领导强调:“不忘税务工作者的初心,珍惜当下珍贵的培训机会。”这句话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。在网络培训阶段,我系统学习了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》《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》等内容,特别是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税收工作的重要论述”专题,让我深刻认识到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、支柱性、保障性作用。从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到“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”的使命要求,每一堂党课都是一次思想的提纯。脱产培训中,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”等课程,更是通过历史案例与现实对照,让我对“忠诚”有了更具象的理解——作为税务干部,必须把对党忠诚融入每一次政策落实、每一笔税费服务中,以“铁一般的信仰”守好为国聚财、为民收税的初心。
二、锤炼履职之能,在专业赋能中夯实“基本功”
税务工作的专业性,要求我们必须成为“政策通”“业务精”“作风硬”的行家里手。培训中,无论是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”“税收征管制度流程解析”等顶层设计课程,还是“增值税政策实务”“非税收入划转改革”等实操内容,都紧密围绕当前税收现代化的重点任务展开。印象最深的是“从税收大数据到数字税务转型的实践”课程,通过某省税务局利用发票数据开展风险分析的典型案例,我直观感受到大数据技术如何实现“以数治税”的精准监管:系统通过抓取企业进销项数据异常波动,自动识别虚开发票风险线索,将传统人工核查周期从30天压缩至几十小时。这让我深刻认识到,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升级,更是税收治理思维的革新。
在“企业所得税重点事项重点行业管理”课程中,老师结合2025年最新政策调整,拆解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、资源回收企业管理工作等实操难点,并用“某新能源企业跨区域税务筹划案例”演示了政策执行中“法理情”的平衡艺术——既要严守政策红线,也要避免“一刀切”式执法。这种案例教学让我意识到,基层税务工作既要成为政策“活字典”,更要成为企业服务的“贴心人”。此外,“税务部门征收社保费挑战及应对”课程中,关于“新业态从业人员社保参保率提升”的研讨,让我对“税费皆重”理念有了更深体会:未来工作中需要在社保费征缴中兼顾政策刚性与民生温度,探索“政策宣讲+精准辅导+分类施策”的服务模式。
三、涵养担当之责,在知行合一中践行“使命感”
培训的价值,在于将所学转化为所行。分组研讨交流环节,学员们围绕“基础强税,基层强身,基石强能”展开热烈讨论,小组成员分享的“精细服务”经验让我深受启发:通过将辖区企业划分为重点税源、小微企业、特殊行业三类网格,匹配专属服务团队,实现政策推送“精准滴灌”、问题响应“一键直达”。这种“精细化治理”思维,正是破解当前纳税服务“供需错配”难题的关键。
同时,“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”“沟通逻辑与实战技巧”等课程,教会我用系统化思维处理人际关系,理解“管理即服务”的深层内涵——无论是面对纳税人还是同事,都需要以同理心搭建沟通桥梁,以执行力推动政策落地。当培训结束,回到岗位后,我将把“纳税人满意度”作为工作标尺,在政策执行中多问一句“群众是否真正受益”,在风险防控中多想一步“机制是否还有漏洞”,用实际行动诠释“税务铁军”的担当。
四、反思不足之处,在持续奋进中找准“坐标系”
回顾培训历程,我也清醒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:一是理论学习的系统性仍需加强,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财税改革的重要论述,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;二是创新意识有待提升,在面对数字化改革等新任务时,习惯依赖传统工作模式,缺乏突破性思维;三是群众工作方法不够灵活,在处理复杂矛盾时,有时未能充分兼顾政策刚性与执行温度。
五、以奋斗之姿奔赴新征程
10天的培训,是一次充电赋能,更是一次重整行装。站在新的起点上,我将以此次学习为契机,把对党的忠诚、对税收事业的热爱融入日常工作的每一环节,以“朝受命、夕饮冰,昼无为、夜难寐”的责任感,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中彰显税务担当,在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中传递民生温度,让青春在税收现代化的实践中绽放更亮丽的光彩!
(供稿人:鄂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副局长王永亮)